“一人感染,全家遭殃”的肺结核,到底是怎么传染的?近年来,结核病一直是单一传染源的头号致死病因,2020年单一传染病的死亡原因结核病排名第二,仅次于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
所有的肺结核都有传染性吗?
肺结核作为单一性的传染病,大多数感染者在发病初期都比较缓慢,部分患者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临床数据显示30%的感染者在早期检查时,甚至不存在咳嗽、咳痰、咯血、盗汗等结核病的典型症状,这部分人之所以确诊是通过体检时的影像检查排查出来的。
而随着病变的发展,患者会出现咳嗽、 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等典型症状, 部分患者会出现反反复复的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这个阶段很容易被误以为是上呼吸道疾病而误诊。因此当大家出现了咳嗽、咳痰等症状时,一定要向专业医师求教,必要的时候可以拍下自己发病时的照片或影像,作为问诊的资料。点击下方卡片即可做线上问诊
除呼吸道感染症状之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全身性的症状,如盗汗、疲乏、午后低热、食欲不振等。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月经失调或短暂闭经,少数患者发病呈急性,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甚至伴随呼吸困难的症状。
得了肺结核,一定会传染吗?
据统计,一个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每年可以感染10-15人左右。而感染了结核杆菌的人,并不一定会当时发病,甚至不一定发病,仅有约5%-10%的感染者会进展为活动性肺结核。
肺结核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进行传播,相对于有明显咳嗽、咳痰症状的肺结核患者,无症状的早期感染者的传染性也相对较低。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肺结核患者都有传染性,只有处于传染期/排菌期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才具有传染性。
而且,肺结核可防可治。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在规范性抗核治疗一个月左右以后,其传染性也会大幅度降低。
与肺结核患者共同生活、吃饭,会被传染吗?
传染病的三大关键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与肺结核患者共同生活是否会增加感染风险,也需要从这三个方面来解读:
首先是传染源:如果共同生活的肺结核病人发病时间已经很长,日常存在明显的咳嗽症状,且在痰液检查中发现了结核菌,那么他的传染性是很强的。这种情况下病人的肺部病灶已经很广泛了,如果恰好没有做过正规的抗结核治疗,与其长期共同生活在同一空间,日常近距离接触较多的话,感染的风险就会比较高。
其次是传播途径:如果生活的环境比较封闭,通风状况不佳,且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的时间比较久,那么很可能在生活或吃饭的过程中吸入其携带的含有结合分枝杆菌的微粒,导致感染肺结核。
最后是易感人群:不是所有的密切接触者都会感染肺结核,毕竟人体的免疫系统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免疫功能低下的老年人、幼儿、糖尿病人、艾滋病人、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长期酗酒、尘肺病患者等高风险人群,被感染和诱发结核病的几率还是很高的。
对于肺结核病人的传染严重程度,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分析,当然,如果身边出现了明显长期咳嗽的人群,还是要多加注意,提醒其及时就诊。自己也要及时做检查或向专业人士求教,预防感染,提高警惕。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