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总有一个门诊的患者数量会明显增加,尤其是周末。
夏季气温升高,宠物们也变得躁动起来,再加上衣着单薄、皮肤裸露面积变大,户外活动增多,犬伤门诊的就诊人数不断刷新。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猫狗之外的非常规宠物作为陪伴,门诊里接到的动物伤害咨询种类也越来越丰富:
虽然薛医生经常被大家的宠物给震惊到。
但要表扬的是,被动物伤到后第一时间想到是否需要打狂犬疫苗,是非常正确的思路!
在线问医生被不能排除狂犬病风险的动物抓伤、咬伤后,都需要立即进行狂犬疫苗的接种。
根据我国疾控中心官方资料显示,犬是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占95%以上,其次是猫。
牛、羊、马、猪等家畜和兔子的咬伤致病风险较低;野生或流浪的食肉哺乳动物,有传播狂犬病的风险。
比如鼬、獾、狐狸、貉、狼,都是我国重要的野生动物传染源,一旦被咬伤,都需要及时正规的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疫苗。

羊驼是有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因此也是建议要接种狂犬疫苗,同时还建议要去医院注射破伤风针。
有一种动物也能传播狂犬病——蝙蝠。
近几年探洞这项冒险活动被越来越多人喜爱,碰到并惊扰蝙蝠,导致被抓伤、咬伤的情况越来越多,
被蝙蝠伤到,一定要尽快就医!
触摸了蝙蝠,哪怕没有被咬或抓伤,薛医生也是建议去注射狂犬疫苗作为预防。
在线问医生虽然是哺乳动物中的一类,但我国疾控中心发布的狂犬病预防控制指南中明确指出,暴露于啮齿类动物时,通常无需接受狂犬病暴露后免疫预防(注射狂犬病疫苗)。
因为啮齿类动物基本不会感染或传播狂犬病毒。
不过被花栗鼠、松鼠、小鼠、大鼠、豚鼠、沙鼠、仓鼠这些小动物咬了,伤口同样有感染和发生破伤风的风险。
所以依然要注意冲洗,消毒等处理。
龟、蛇、蜥蜴等爬行类动物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毒,但是要注意购买渠道,不要从非法、走私等渠道购买,除了违法,还可能会携带不明病原体。
不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病毒。如果被这些动物伤到,不需要打狂犬病疫苗。
但是被它咬伤之后,需要加强局部伤口的消毒,防止破伤风感染。
敲重点啦!
被可能存在狂犬病传播风险的动物咬了之后,要记住“三分级、三处理、十日观察法”,做好狂犬病预防。
根据与动物的接触方式和伤口的暴露程度分为三级。
|
|
|
|
|
|
|
|
|
|
|
|
如果是咬伤头面部、颈部、手部和外生殖器,无论是II级还是III级伤情,都要按照III级处理。
因为这些地方的神经很丰富,都要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
伤情处理首要原则:立刻就医!
|
|
|
|
|
|
|
|
|
“十日观察法”,是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的有效方法。
最后,薛医生补充回答一个宠物主人们常见的担心: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