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我国,近一半人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很多人却并不自知。
那么,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幽门杆菌到底咋会事?哪类人群易感染?不妨接着往下看。
01幽门螺旋杆菌是何方神圣
幽门螺杆菌,其实呢就是一种伸着长尾巴、平时张牙舞爪它的小拖把的一种细菌。
虽然名字里有“幽门”,然而它们可不仅在幽门溜达,人的唾液、牙菌斑、胃和粪便……都是它们的藏身之处。
不过,它的战斗力不可小觑。
搜遍整个地球,大概也很难再找到第二种拥有如此庞大的感染人群的疾病。
而在中国,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为56.22%(40%-90%),几乎是每两个人里就有一人被感染,俨然已成为一个关系到全社会的健康问题。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幽门螺杆菌(感染)赫赫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但几乎均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亦即幽门螺杆菌胃炎,感染者中约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MALT)瘤]。
幽门螺杆菌有什么危害?
2019年4月19日我国发布的《幽门螺杆菌根除与胃癌防控专家共识》首次全面地阐述了幽门螺杆菌的危害,和根除治疗的重要性:
1.胃癌
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根除治疗可有效降低胃癌发病率和死亡率;
2.胃炎
几乎所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
3.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大约15%~20%会患上消化性溃疡,即平时所说的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
4.胃恶性肿瘤
约1%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会发生胃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
5.消化不良
Hp感染者大约5%~10%会发生Hp相关的消化不良。
6.其他疾病
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症等少见胃病,以及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胃外疾病。
02特殊的饮食结构导致?
中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大国,有7-8亿感染者,预防和根除幽门螺杆菌都任重而道远。
以下是权威统计数字:
目前我国约有7亿人感染此病菌,约占总人口50-56%;
青壮年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30%左右;
50岁以上的人群中感染率为50%~80%;
胃溃疡患者中幽门螺杆菌检出率高达几乎为80%,十二指肠溃疡几乎100%;
萎缩性胃炎患者检出率更高达90%;
在我国,60%的胃病患者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问题,有些专家甚至把胃癌称作“传染病”;
儿童青少年感染率大约在30%-40%左右,尤其卫生条件差的集体生活的儿童Hp感染率更高,达64.39%;
Hp阳性的儿童中,10岁以下被感染者占40%~60%,且每年以3%~10%的幅度急剧增加。
如此庞大的感染人群,加上我国的家庭结构、就餐模式,从源头上避免口口传播,难度很大,全面推广分餐制,难以实现。
03一定要根治吗?
据了解,幽门螺杆菌要不要彻底根除,其实在医学界依然有一定的争论。有的专家认为,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以明显降低胃癌的风险。
但由于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人群庞大,不同地区的医疗水平和药物使用存在差异。所以,更多的专家是支持,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相关病史和症状进行区别对待。
以下是《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的根除指征:
如果患者没有症状,也没有其他胃病,可不必治疗。
此外有以下症状,请及时去医院就医
1、主要症状是反酸、烧心以及胃痛、口臭。
2、会引起慢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有:上腹部不适、隐痛,有时发生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病程缓慢,但是容易反复发作。
3、可能引起胃黏膜损害,临床疾病的发生呈现多样性,患者多出现反酸、嗳气、饱胀感等。
04这些人最容易感染
是否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
一是与传染源接触程度,总体来说,长期密切接触者更容易感染。
二是患者的身体状态,身强力壮的人接触少量的细菌可通过自身免疫清除外来致病菌,相反年老体弱、免疫力低下的人则更容易让细菌躲避免疫攻击,形成免疫逃逸。
因此老年人、免疫力差、基础疾病多、有较多不良生活习惯(比如餐前便后不爱洗手)的人更容易感染幽门螺杆菌。
05五招教你如何预防
1.饭前便后洗手:洗手应着重清理手心、手背和指尖缝隙,不要给幽门螺杆菌机会。
2.食物要经过高温:幽门螺杆菌有个弱点,就是不耐热,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牛奶要消毒才能饮用。
3.少刺激胃: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饮食,营养均衡,细嚼慢咽。
4.建议分餐:家里有感染患者应选择使用公筷,直至其完全治愈。
5.禁止口对口喂食: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